在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,有一部分高校实行了合并办学。这部分高校合并办学有什么必要,合并办学成功与否的条件是什么,如何才能成功地推进合并办学,这些问题对于高校合并办学十分重要,需认真加以分析研究。本文结合江苏高教体制改革和扬州大学合并办学的实践谈些看法。
高校合并办学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。当今世界,科学技术飞速发展,知识经济初见端倪。未来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,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,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。在部门办学的体制下,部门办的高校多半是单科性学校,文理分家、学科单一,很难产生学科交叉和边缘学科,知识创新十分困难,而地方高校由于规模小、条件差,高水平人才培养很困难。高校中的有识之士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,因此许多单科性学校都走上了自我膨胀的发展道路。几十年的建设,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仍为数不多。在北大建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,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,中国要建若干所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。我们认为,不但国家要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,各省也要建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,以适应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。探索单科性高校的合并办学,通过学科重组建立综合性大学是一条路子,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下,在教育部、江苏省委、省政府的支持下,地处扬州市六所单科性院校成功地实现了合并办学,成立了扬州大学。从扬大这几年的办学实践来看,合并办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得到体现。这说明扬大的合并办学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,符合经济、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。
合并办学扩大了办学规模,提高了办学效益。扬州大学自合并办学以来,充分优化配置现有办学资源,使办学效益有了迅速提高,办学规模迅速扩大。1992年,扬大合并之初,在校生1.26万人,到1998年,在校生达1.8万人。6年间整整增加了5400人,相当于新建了一所5000人规模的大学。师生比由合并初的1:6提高到1998年的1:9,如果将成人教育也考虑进去则师生比达到了1:11。办学效益提高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机构的精减,干部职数的下降。合并之初,校级厅级干部有36人,中层处级机构有99个,中层干部444人。到目前,校级干部9人,中层处级机构减为24个,中层干部减为253人。
根据扬大合并办学的经验,高校合并办学要取得成功,首先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。扬州大学在合并过程中得到中央领导、教育部、省委、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,先后十多次亲临扬大指导合并办学工作,李岚清同志更是明确提出要把扬大建成在国内有地位、在国际有影响的新名校。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对于合并之初统一思想认识有很重要的作用。其次,合并办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,减少浪费,但在合并办学之初,要有一定的投入。扬州大学在合并办学初期进展较缓,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投入没有增加,1995年省政府明确将扬大作为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校之一,“九五”期间投入三个亿,中心校区建设迅速得到启动,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功能,对合并办学的成功,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第三,要有一个较强的领导班子,有科学的并经过认真论证是可行的合并方案,同时还要在师生员工中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。第四,合并的学校地理位置要接近。地理位置的接近,有利于合并后进行学科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。第五,合并办学的高校不宜数量太多,学校数量一多,由于领导职数多,庞大的机构和干部队伍安置较困难,容易成为改革的阻力。如扬大合并之初,由于合并学校数量多(6个),中层机构竟多达99个,中层干部多达444人,在机构精减和干部安置上花了大量精力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进程。而苏州大学与苏州丝绸工学院的合并过程,则相对较顺利。第六,高校之间的合并,在几个实力较强的高校之间进行合并,难度较大,而一个强一个弱的两个高校合并,则相对较容易一些。
(作者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扬州大学党委书记)